1、設計應選好原材料
不同巖性,即使設備和加工工藝完一樣,骨料的質量是不同的,以針片狀為例,灰巖和花崗巖相比,兩者加工后的骨料成品針片狀含量相差可在7%以上。即使同為花崗巖,兩個不同地方的巖性也有差異,針片狀含量相差也可能會達到10%以上。當巖性已經選定,是否能夠獲得理想的骨料,就取決于加工工藝流程的選擇了。
2、創新設計加工工藝流程
骨料產品一般可分為25-15mm、15-10mm、10-5mm、5-0mm(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其中希望25-10mm的料比例越高越好,5-0mm中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越少越好。如果需要25-10mm骨料比例多,使用圓錐破的加工工藝流程無疑是好的選擇,因為圓錐破靠擠壓破碎,避免了過粉碎;但一種擔心是圓錐破的產品粒形是否會差,實際情況是,圓錐破的粒形是可以控制的好的,對某些巖石,甚至圓錐破的粒形比反擊破的粒形略好一些,但是,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圓錐破具有擠滿腔承壓破碎功能,同時設計運用中細碎的工藝流程。
一些骨料生產企業采用的初級錘破+反破兩段破碎工藝,有人認為是佳的破碎工藝,但這是對骨料的級配以及成品率沒有做詳細分析前得出的結論。事實上,為了得到佳的骨料級配,25-10mm骨料的占比大化,石粉小化,多段破碎是須的選擇。多段工藝的選擇雖然有優勢,但其不足也是存在的,因為采取多段破碎篩分作業,輔助設備,如膠帶輸送機,除塵設施,占地面積等都是其不利因素,但如果結合地形,精心創新設計就能把這些不利因素降到低。
一般情況,設備和加工工藝是緊密結合,應整體考慮。由于多段破碎對骨料級配有利,故一般采用三段破碎,即初碎+中碎+細碎
加工工藝圖
3、合理設計比選加工設備類型
根據原材料的巖性,為生產具有良好的粒形和顆粒級配的骨料,應合理比選加工設備類型。
初碎設備選擇:初碎的主要目的是將大塊石料(1000mm)破碎至便于膠帶機等輸送設備可運輸的粒度(小于300mm),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顎破、反擊破、旋回破、錘破;顎破、反擊破一般大處理能力控制在1000噸/小時;錘破大處理能力控制在2000噸/小時以內;旋回破的處理能力為1500噸/小時-5000噸/小時;從能耗或運行成本來看,旋回、顎破、反破、錘破依次增加,但是設備投資正好相反。
中碎設備選擇:中碎是將初碎產品由300mm破碎至80mm以下,以便于為下道工序進行成品加工,中碎選擇圓錐、反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碎并不希望將300mm料一次直接加工成成品,因為不利于成品骨料的級配和25-10mm粒級比例的大化。反破一般用于石灰石等中等偏軟巖石,圓錐式破碎機卻可以軟硬巖石兼顧。
細碎和整形設備選擇:圓錐、反破、立軸是可以選擇的,反破生產的產品粒形一般較好,但只適應于中等硬度低磨蝕性的巖石。
4、選擇性價比高的設備制造商
同樣種類、同樣產能的設備,如圓錐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不同廠家的設備性能差異很大,就粒形而言,產CC系列圓錐破,通過吸收外技術,性能已經達到進口破碎機的性能,能實現滿腔承壓破碎,產品粒形方正、粒形針片狀少,能耗低;同樣對于反擊破碎機,產HS系列反擊破采用的是重型反擊板和香蕉形板錘,破碎后的成品骨料的級配穩定,模數對級配的影響較小,創新解決了板錘的磨損都可能改變成品骨料級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