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生產線】砂石行業看:盤點近期政策利好與“利空”
政策利好
礦山立項——福建省鼓勵建設機制砂礦山 莆田高獎勵100萬
福建省住建廳要求福建省分批分區域禁止預拌砼企業使用河砂生產預拌混凝土,推廣應用機制砂。7月18日,記者從福建省莆田市住建局獲悉,該市現持有采礦許可證的礦山可直接轉型生產機制砂,無需礦山招拍掛出讓手續;
現持有【砂石生產線】采礦許可證直接轉型生產機制砂的業主單位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機制砂生產企業建設并正式投產,滿一年后,經所在縣(區)考核合格的,可由所在縣(區)給予50萬-100萬元獎勵。
礦山申請——砂石礦山開采申報材料有望大量精簡
7月13日,土資源部辦公廳和礦產開發管理司聯合舉行聽證會,就精簡和規范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審批申報材料進行聽證。
合并了“礦產資源勘查實施方案及評審意見”、“礦山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方案”等已發文合并或同質內容的申請資料26件;
取消了“安監部門意見”、“地質資料匯交憑證”、“年度報告”等申請資料11件;
取消了“軍事部門意見”、“海洋部門意見”等登記直接獲得的申請資料7件;
取消了“申請范圍核查表”、“公司章程”、“礦區范圍圖”等與審批實際不符的申請資料40件。
礦山競拍——礦權費用可分期付 也可按銷售額"分紅"繳納
7月4日,土資源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在礦權費用繳納方式上,以出讓金額征收的礦業權出讓收益,低于規定額度的,可一次性征收;高于規定額度的,可分期繳納:
采礦權人在取得采礦許可證前,次繳納比例不得低于采礦權出讓收益的20%;剩余部分在采礦權期內分年度繳納。
此外,《辦法》還規定,儲量較大、服務年限長、風險較高的礦業權,可探索通過礦業權收益率按年度征收:
年度礦業權收益=礦業權出讓收益率*礦產品年度銷售收入。
礦山轉讓【砂石生產線】、融資——礦業權可抵債融資 轉讓人拒不履行報批義務需擔違約責任
7月27日,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范了礦權轉讓、抵押融資行為,明確礦業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可進行自由流轉,突出物權屬性,7月27日起生效。
《解釋》第十四條:“礦業權人為擔保自己或者他人債務的履行,將礦業權抵押給債權人的,抵押合同自依法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除外。當事人僅以未經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備案為由請求確認抵押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釋》第八條:“礦業權轉讓合同依法成立后,轉讓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報批義務,受讓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轉讓款及利息,并由轉讓人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礦山建設——綠色砂石礦山建設【砂石生產線】有了 六部委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5月10日,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
意見公布了包括砂石骨料等非煤礦山在內的綠色礦山建設要求,要求完善綠色礦山,建立綠色礦山區,礦業權、項目用地、稅務、財政、金融等方面向綠色礦山傾斜,創新監督機制,平穩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礦山運營——取消礦山環境治理恢復金
在大型砂石礦山的運營中,動輒繳存上百萬、上千萬元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金讓不少企業大呼吃不消,甚至有企業為了少繳納而主動縮減礦區范圍,得不償失。
7月18日,財政部、土資源部發布了《關于取消礦山環境治理恢復金 建立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就取消這一基金并安排資金返還征求意見。
雖然取消了一次性繳納的金,但礦山企業仍需設立相關基金,在預計開采年限內按照產量比例等方法攤銷,并計入生產成本,將一次性繳納改為攤入礦山日常運營。
政策“利空”
這里的“利空”之所以帶上引號,是因為上述利好政策均為激勵性質,而以下政策則部分帶有懲罰、征收性質,但這些舉措的真正目的則是助推砂石行業規范化。
所以,以下都是假的利空
。
礦山清理——范圍自然保護區內砂石礦山將被清理
7月17日,土資源部印發《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方案》,決定開展各類保護區內礦業權清理工作。
《方案》要求,今年8月底完成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的核查報告;12月底,完成各類保護區禁止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范圍的礦業權調查摸底和分類梳理,并形成清理工作總結。
礦山賦稅——環保稅明年開征 排放粉塵、污水、噪聲、尾礦需交稅
《中華人民共和環境保護稅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按照立法原則,環保稅是“稅負平移”,從排污費“平移”到環保稅,征收對象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對砂石骨料行業來說,粉塵、洗砂污水、噪聲的排放都將征收環保稅,傳統生產線將面臨稅負成本上升的困境,而部分砂石企業的環保投資將收到政策紅利;尾礦排放也將征收15元/噸的環保稅,或將進一步尾礦利用。
礦山督查——第四批環保督察8月初出發在即
根據環保部的規劃,本輪第四批環保督察將對剩余四川、吉林、浙江、山東、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共8省區進行督察。
根據前三批的經驗,環保督察組的進駐對砂石行業意味著環保不合格礦山關停、整治力度加大,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當下,有很大可能造成進駐省區砂石供應能力下降、價格暴漲。更無須諱言的是,部分地區“一刀切”式、“迎接檢查”式停產或又將上演。
采砂治理——高檢、公安部:非法采砂將作為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2016年12月1日生效的兩高司法解釋次明確將非法開采河砂、海砂納入非法采礦罪,然而,有文件指導人民法院如何判案,但公安在對法采砂案件的追訴條件上仍不明確,這是前期非法采砂案件推進緩慢的一大原因。
7月初,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公開《關于公安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的規定(一)的補充規定》,在非法采礦罪條目下增加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和采挖海砂以非法采礦罪定罪,應予立案追訴的情形。
此外,在砂石生產方面,環保風暴下部分基建集中地區的砂石產能嚴重下降,價格頻繁上漲;運輸方面,從去年9月治新規到今年的納入信用管理,公路運輸砂石載行為受到嚴格限制;砂石水運則面臨長江下游江蘇、上海等地嚴禁浮吊過駁的整治行動。
轉載自:中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