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從給礦口開口端的位置上進入破碎腔。當破碎錐向固定錐(調節環)運動時,物料承受一次沖擊破碎。破碎錐返回時,被破碎物料自由下落一個有限的距離。
當破碎錐又向固定錐運動時,自由下落的物料與破碎錐相遇后,物料立即擴散并隨著破碎錐一起運動。同時,物料又沿破碎錐的錐面向下滑動,直到物料再一次承受沖擊破碎為止。
物料通過破碎腔下部的平行區時,至少要承受一至二次沖擊破碎。小于排礦口小寬度的物料粒度從破碎錐下部邊緣排出。由于圓錐破碎機具有高速和大沖程的特點,物料通過破碎腔時至少要承受五次沖擊破碎。在任意瞬間內,通過破碎腔的物料,約有95%的物料是處于自由滑落狀態,只有少于5%的物料是處于被破碎的狀態。
反擊式破碎機的破碎腔是由進料導板、兩級反擊板以及導板卸載點到級反擊板排料口的圓弧所構成的空間,其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對設備的整體性能影響很大,因此要正確選擇結構參數,使破碎腔的設計更加合理。總體來說,反擊式破碎機破碎腔設計應考慮的因素有:
1.轉子的直徑和長度:
①轉子直徑一般與入料塊尺寸有關,二者的關系可按下列經驗公式來:d=0.54D-60,式中d為大給料粒度(mm),D為轉子直徑(mm)。在用于單轉子反擊式破碎機的計算時,其計算結果要乘以2/3;
②轉子的長度主要根據反擊式破碎機生產能力的大小而定,轉子的長度L與直徑D之比,一般為0.5—1.2。L/D比值較小時,機體結構平穩性較差。
2.導板傾角:物料是沿導板進入破碎腔,因此導板傾角是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傾角在45°-60°之間,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傾角越大,物料沿導板下滑的速度越快;傾角越小,物料下滑速度越慢,甚至產生堆料現象。在導板傾角時,紅星重工還考慮了物料滑出導板與板錘相遇的關系,實踐證明,好的情況是物料滑出導板后同時與板錘相遇,此時可達到好的破碎效果。
3.導板卸載點:導板卸載點一般在30°-50°之間,角度較小的時候,破碎機的高度會相對低一些,能機高和減輕機重,所以在其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導板卸載點以30°為合適,另外小的傾角還可增加破碎腔圓弧長度。
4.反擊板懸掛位置:反擊板的懸掛位置與形狀設計同樣重要,其中懸掛位置由導板傾角和導板卸載點決定,因此,設計者要合理這兩個角度,才能反擊板懸掛位置的正確性。
5.板錘外圓切線:板錘外圓切線是物料沖向反擊板的運動方向與反擊板垂線之間的夾角,一般在2°左右。為使反擊式破碎機破碎腔的設計更加貼近實際,物料與反擊板的表面應是垂直沖撞,達到良好破碎效果的同時,又使反擊板的磨損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