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礦山生產線建設及考評指標
綠色礦山生產線創建
一、合法采礦
1、礦山企業須合法證照齊;符合規劃。
2、礦山建設項目審批;礦山企業交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金。
3、申報前兩年內,無安生產責任事故。
二、利用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規范。
2、礦產資源利用率高。
3、經濟效益顯著。
三、科學開采
1、改造和引進采選技術,采礦作業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高。
2、完善礦區配套設施。
四、清潔生產
1、礦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執行“三同時”制度。
2、嚴格控制廢水、廢氣(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廢渣(廢土、廢石、尾礦)的達標排放。
3、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工藝流程。
五、規范管理
六、安生產(生產安化)
七、內外和諧(內外關系和諧化)
八、生態重建(礦區環境生態化)
綠色礦山生產線創建考評
考評內容
|
考評
|
指標值
|
合法采礦
利用
科學開采
清潔生產
規范管理
安生產
內外和庇
生態重建
|
依法取得采礦權等相關證照,符合政策規劃要求
有審批的環評、安評、水保方案,依法納稅和足額交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金
兩年內無安生產責任事故,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未受行政處罰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規范,“三率”達標
礦產資源利用率、廢棄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同類
噸耗資源產生的經濟效益、能耗指標達同類
開發利用方案科學合理,采礦方法
采礦作業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高
生產過程無塵作業,采剝合理
“三同時”執行率達100%,落實環保措施并保運轉率達95%以上
“三廢”的達標排放,噪聲污染、震動危害達標
開采區、運輸區、加工區等的工藝流程環保設施完善
綠色礦山創建目標責任制落實,執行礦山開采監理
各項管理制度,規章制度完善,各類報表齊合、臺帳、檔案資源完整
生產區道路硬質化100%,生活區的生活輔助設施符合安、衛生要求
制定和落實安生產責任制,安生產人員持證上崗
落實礦山企業安生產準備金制度,安生產條件有保障
完善安防范規章制度和各類預案,健應急救援機制,建立安生產長效機制
獲得“社會執照”,尋求社區和礦山利益的一致
與當地社會磋商的計劃貫穿生產過程
完備的職工技術培訓體系,良好的企業文化
嚴格實施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礦山環境治理資金的年投入、綠化覆蓋率達標
礦山開采不對生態環境、主要地貌景觀造破壞,地質災害治理率達100%
有完備的礦山閉坑規劃和后續土地利用與監測方案,礦山環境治理率及土地復墾率達標
|
4
4
2
6
5
4
5
5
5
6
5
4
4
3
3
3
3
4
4
3
3
6
5
|